学术科研点击咨询
主页 > 学术科研 >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痒出血及痔脱出的实验研

  李东冰 王景侠 常宝志 黄莛庭 谢向东 黄尧洲 王长顺 陈希琳 李权 王立勇

  【摘要】 目的 视察利用铜离了电化学疗法的治疗痔出血及痔脱出的疗效。 方法 首先进行动物实验:观察家兔止血对时间及家兔肝、肾、肺间质组织血栓及血管壁水肿情况;观察铜质与钢质电极组织学变化并测定犬实验区与对照区铜离子浓度。再进行临床观察:(1)对202例痔出血患者(观察组)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将铜针刺入痔区10-15 mm,治疗4 min 40 S,以同一方法逐一治疗各痔区。对171例对照组使用痔疮宁栓及九华膏治疗。(2)痔脱出患者128例为观察组(混合痔87例, 内痔二期29例,三期12例),115例为对照织(混合择75例,内痔二期31例,三期9例)。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观察组平均治疗脱出的痔区9.8处,对照组平均治疗3.4处。 结果 (1)动物实验:止血时间实验组为(1.16±0.18),对照组(2.13±0.46)min,P<0.01。实验组可见大量血栓及血管壁水肿(但无上皮大量坏死)。铜质电极作用好于钢质电极P<0.01。铜离子浓度,实验中心去x¯507.33ug/g,较对照区x¯11.63ug/g明显增高,作用范围达4cm。(2)临床观察:痔出血观察组好评率98%;显效率1.5%;有效率0.5%;无效率0.对照组好评率11.1%;显效率24.6%;有效率28.1%;无效率36.6%。(U=44.6,P<0.001)。痔脱出观察组好评率60.8%,显效率24.2%,有效率15.6%,无效率0.对照组好评率20.9%;显效率27.0%;有效率34.0%;无效率18.3%。治疗后4h可恢复工作。结论 该疗法简便、安全、可靠地治疗痔出血和痔脱出。

  【关键词】痔;铜;离子;电化学治疗

  痔疮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痔疮的各种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症,临床疗效也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我们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简称铜离子)治疗痔出血及痔脱出患者共445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实验研究

  一、材料

  1. 仪器准备:用纯铜制成直径0.7mm铜质针形电极(简称铜针),电极间距为10mm.用CHAT-5302/MP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按照默认值连续治疗280S(9V90s,负11.5V70s,6V30s,负6V30s)。

  2. 动物:大耳朵白兔26只。杂种犬6条。

  二、方法与结果

  1. 止血作用的研究:在20只实验兔(每组5只)的肝左叶、右肾、右肺及右腰肋三角水平骶棘肌分别各取2点,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止血治疗,治疗后3min切取标本,固定;经HE染色,采用打格计量法光镜下与对照组织比较。并将骶棘肌横断,右侧治疗,左侧对照,观察止血时间。结果:(1)实验侧止血时间为1.16± 0.18(min);对照侧止血时间为2.13±0.46(min).经配对t检验,P=0.0037.(2)实验侧肝小叶间动静脉及肾和肺间质血管可见广泛血栓形成及血管壁水肿,经X²检验,P<0.001(表1)

  2.治疗参数设定的研究:在实验兔的右腰肋骶棘肌上下分别各取5点治疗1.5min。光镜下与常规治疗组对比。结果:常规组血管内血栓形成比及血管壁炎症比均高于1.5min组(表2)

  3. 延迟作用的研究:在实验兔的肝左叶各取 3点治疗,拔出铜针后缝合伤,5 d后切取标本。 结果出现少量凝固性坏死及点状陈旧缺血性坏死, 成纤维细胞数增加,即刻标本无变化。成纤维细胞 数实验组17.7 ±4. 4(个),对照组5.2 ±5.0(个), 经配对t实验,P<0.01。

  4. 铜离子作用的研究:在实验兔的腰肋骶棘肌上下分別各取5点,右侧为对照组左侧为实验组,实验组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同直径钢质电极治疗。结果:实验组血管内血栓形成率为36%,对照组21%, 经X²检验,P < 0. 01 ;实验组血管壁炎性水肿率为42%,对照组32%,P<0.05。用红氨基酸染色光镜观察实验组肺、肝、肾组织中的铜离子络合物数量,可见4〜7 um黑色颗粒状络合物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或间质细胞,16-20个/视野,而对照组未见。

  5. 铜离子脱落数量:在犬肛门右侧设立实验区,左侧为对照区。在距点击0.5、1、1.5及2cm处分别切去标本,用原子光谱吸收仪测定铜离子浓度,经配对t检验处理数据。实验区0.5cm处x507ug/g± 77ug/g;对照区x¯11.6 ug/g± 3.9ug/g,t=10.8,P=0.008;实验区1cm处x¯268.8 ug/g± 19.0ug/g,对照区1cm处x¯7.5 ug/g± 1.1ug/g,t=24.7,P=0.002;试验区1.5及2cm处x¯124 ug/g及38ug/g,对照区x¯7.1 ug/g。浓度随距离增大而迅速下降,t=6.6,p=0.02

  6.实验犬肋间肌处温度测记:治疗前后均为36.8°C。

  临床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为1998年11月至2002年1月经直肠镜确诊的内痔或混合痔出血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2例(内痔一期 28例,二期33例,三期18例,混合痔123例)男 94 例,女108例。年龄21〜73岁,平均44.2岁。病史较长15年,较短17d,均为近期内出现便血经药物治疗超过3d 无效且治疗当天仍出血者,表现为便时无痛性滴血大于10滴成喷射状出血。16例合并糖尿病(血糖7.2 ~9.6 mol/l,),28例心电图有 ST-T改变,25例有高血压II期,24例有贫血,血红蛋白较低44 g/L。对照组171例(内痔一期32例, 二期28例,三期4例,混合痔107例),男87例,女 84例。年龄26〜61岁,平均39. 6岁。其中3例有 高血压II期,除12例有贫血外无其他合并症。两组病期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观察组进行铜离子治疗,,对照组用痔疮宁栓及九华膏治疗1周。并对 2001年I月至2002年5月就诊的混合痔脱出及内痔脱出伴有或不伴有便血的患者243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 128例 (男72例,女56例,年龄32〜79岁;混合痔87例, 内痔二期29例,三期12例)。对照组115例(男65例,女50例,年龄34-71岁;混合痔75例,内痔二期31例,三期9例)。

  2.方法(1)治疗前检查:对患者行蹲位检查以明确痔出血和脱出的位置。检查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等。(2)仪器设备同实验。 (3)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麻醉。插人肛门镜,检查确定出血及脱出的痔区,将铜针刺入齿线附近痔区组织深10 ~15 mm,治疗280 s,取下铜针,以同样方法逐次治疗各个痔区。同一痔区可根据出血、充血状况同时反复治疗(出血一般只需治疗一个痔区)。脱出混着根据出血及脱出部位确定治疗区域,对照组选定在3、7或9点,11及/或I点(治疗点不超过4处,平均3. 4处± 0. 8处)。观察组增加治疗区域及治疗空间,根据脱出程度治疗点为8〜 14处,平均9.8处± 1.3处。(4)疗效标准:痔出血:疮愈:治疗次日便血停止或明显减轻,3d内便血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3 d内便血消失,随访6个月内复发;有效,便血明显减轻但未停止;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痔脱出:脱出消失并经6个月随访无复发为,脱出消失,随访6个月内复发为无效,脱出明显减轻为有效,无减轻为无效。 (5)组织学变化:在18例混合痔患者手术区域设立实验区与对照区,实验区用铜离子治疗,对照区不作处理,治疗后3 min各取组织1块,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6)统计学方法:使用SYSTAT统计软件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数据处理。

  二、结果

  1.痔止血的疗效:治疗3d后,对观察组202例痔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均有效。79例内痔患者中78例出血停止,占98.7% ;1例出血减轻,占1.3%。 123例混合痔患出血全部停止,占100% ;全部 202例痔出血患者中96例出血于次日排便时完全停止,占47. 54%;105例于治疗后次日便血明显减少,3d内完全停止,占52.0%。经6个月随访, 201 例者中8例复发(193例,好评率95.5% ; 显效8例,显效率4.0% ;有效1例,有效率0.5% )。 又经18个月随汸(2例失访),除17例外,未见便血复发;复发率9. 4% 。复发者经再次治疗后便血均停止。

  对照组171例中无一例治疗次日出血停止,痊愈15例,占 8. 8%;显效46例,占 26. 9% ;有效48 例,占28.1%;无效62例,占36.3% ;。经秩和检验,U=44.6, P<0.001。

  2. 痔脱出的疗效:观察组混合痔87例中,54例,好评率62.1%;显效32例,占26.4%;有效10例,占11.5%;无效为0.内痔二期29例,17例,好评率58.6%;显效5例,占17.2%;有效7例,占8.0%;无效为0.三期12例,6例,好评率50.0%;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为0。对照组混合痔75例,18例,好评率24.0%;显效21例,占28.0%;有效27例,占36.0%;无效9例,占12.0%。内痔二期31例,5例,好评率16.1%;显效9例,占29.0%;有效10例,占32.3%;无效7例,占22.6%。三期9例,1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5例。经cpd分析,U=5.50,P<0.001。

  铜离子治疗后均无出血、水肿、局部感染、发热 及疼痛等症状,无排排尿、排便困难、肛门狹窄等其他并发症,无1例原有病情加重。

  3、组织学变化:痔组织535支血管有395支血栓形成,对照区508支血管有32支血栓形成;血管壁水肿情况509支血管有88支血管壁水肿,对照区518支血管有14支血管壁水肿。实验区明显高于对照区,经 x²检验,P< 0. 001。血管炎细胞浸润没有明显变化。

  4.血铜变化:30名患者采用铜离子治疗后血中铜离子浓度均在正常值内,与治疗前差值平均为 -1umol/l,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

  讨 论

  出血是痔较常见的症状,脱垂是痔的另—主要症状。治疗痔的方法繁多,近年来的观点:选择安全、快速、有效、痛苦小的疗法是主要的取舍标准。局部用药治疗虽然方便,但疗效较差。祜痔疗法、注射疗法有一定危险,并需反复治疗,可导致直肠阴道瘘;直肠周围及腹膜后脓肿、大出血、直肠狹窄;手术疗法痛苦大、耗费多。单纯物理疗法好评率及并发症问题较多,如电子痔疮治疗仪可致大出血。因此,研究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迫切。在这次多中心临床研究中证实,所观察的445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远期疗效也较好。本疗法无痛苫、花钱少、治疗次日恢复工作,可以全部的痔出血,对痔脱出有较好的疗效。达到了保护肛垫、微创治疗的目的。而注射疗法对出血和脱垂的有效率只达到85. 9%和34.2%。

  本疗法是电场作用下,利用铜离子与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发生电化学反应,使病变处产生电解质改变(酸碱中毒),血流变慢凝同,络合物作为异物与电流共同引起局部微血栓和血管上皮细胞水肿,促发无菌性炎症、组织机化、血管闭塞并导致周围织纤维化从而达到消除黏膜下层血管出血性性病变制止脱出的目的。本疗法在物理、化学、异物刺激等生物作用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疗效。这包括:(1) 小血管的堵塞从止血意义上起到了痔切除的作用; (2)实验证明本疗法可以有效、安全地引起无菌性炎症并进一步促进TREITX肌断裂处的纤维化,使松弛的支持组织粘连固定,导致痔组织或充血肛垫的进一步:萎缩,从而治疗痔出血和脱出。

  实验证明铜离子产生并形成络合物沉积在治疗区域的多少与疗效呈正相关,钢质电极疗效不佳。 这种络合物的异物刺激作用在发挥了以往枯痔钉及各种注射疗法优势的同时,避免了其缺点。临床观察到,治疗点多疗效好,脱出治疗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多治疗点并覆盖全部脱出部位后可明显提高疗效。由于铜针刺入痔组织内发挥了治疗作用,因而效应范围大。表面除针眼外没有损伤,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

  铜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体内含铜总量为80-150mg,过量摄取的铜被排出。本疗法中铜离子脱落量不足1.5mg,不到人体含铜量的1/50,不到口服药理计量1-3mg/kg的1%,患者的血铜检测也未见改变。本疗法避免了其他疗法的不足,可以在心、肺、肾功能不良、移植术后及年老体弱等不能耐受手术或其他疗法失败的患者中广泛应用。

患者关注点击咨询
特约专家 点击咨询
高铁男副主任医师

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肛裂、脱肛、肛乳头瘤、肛乳头肥大、肛管狭窄、慢性结肠炎等肛肠疾病。

张文香检验科主任

从事医学检验工作30余年,原唐山市检验学会会员,担任检查科主任多年,精通临检、生化、免疫、细菌等各种检验技术。

任冬兰行政院长

从事医疗工作40多年,具有丰富的经验,北京阜外医院工作学习多年,善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技术,搞好中西医结合,对肛肠疾病如痔瘘、便秘等有独特的研究和见解。

高继华肛肠科医生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诊疗中心"安氏疗法"创始人安阿王月教授亲传弟子,擅长:大肠、肛门疾病的诊治,由其对解决肛瘘、环状痔、肛门湿疹、便秘...

汪 禄肛肠科医生

从事肛肠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曾先后在吉林肛肠医院、沈阳肛肠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学习深造,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诊疗中心...

张爱荣肛肠科医生

从事肛肠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学习深造,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诊疗中心"安氏疗法"创始人...

张丽芹肛肠科医生

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诊疗中心安氏疗法创始人安阿月教授,在北京进修多年,对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高铁男
  • 张文香
  • 任冬兰
  • 高继华
  • 汪 禄
  • 张爱荣
  • 张丽芹